《司马元兴墓志》:北魏历史与书法的双重瑰宝
北魏《司马元兴墓志》,全称《魏故宁朔将军固州镇将镇东将军渔阳太守宜阳子司马元兴(讳绍)墓志铭》,它不仅是研究北魏历史的重要资料,更是书法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。
北魏《司马元兴墓志》,全称《魏故宁朔将军固州镇将镇东将军渔阳太守宜阳子司马元兴(讳绍)墓志铭》,它不仅是研究北魏历史的重要资料,更是书法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。
2005年,西安一处工地挖出了一块墓志,只有五十五个字,却直接撼动了唐朝最著名宫斗剧——“玄武门之变”的叙事!
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,生产力不断的提高,人类文明从母系社会进入到了男权社会。这一社会特性一直延续了数千年,特别是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这一特点十分的明显。华夏文明一直是以男性为主导地位的,历朝历代的君王也都是以男性为主的。
欧阳询的书法风格刚劲险峻、法度森严,像《九成宫醴泉铭》等作品,都是被大家反复研习、称赞不已的经典。不过,在2011年,又有一件欧阳询的书法瑰宝重见天日,它就是《王女节墓志》。
一提到“五虎上将”,咱们脑子里蹦出来的顺序多半是:关羽、张飞、赵云、马超、黄忠。这顺序拜《三国演义》和民间戏曲所赐,深入人心。但如果你翻开正史《三国志·蜀书》,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差异:卷六的列传顺序依次是:关羽、张飞、马超、黄忠、赵云。
山西闻喜裴氏墓群是研究裴氏家族史的核心区域,处闻喜东镇仓底村东南300米。据《光绪闻喜县志》记载,该墓群曾出土“兵马彩陶俑二十件(残)、瓷罐2个,墓志铭2合”,而《裴敬墓志》的出土为该墓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。结合裴氏家族“聚族而葬”的传统,推测其墓葬形制
这个新罗人名叫金泳,他的墓在西安被发现。墓志的内容,便是他在中国的一生。他是新罗王族,自从这方墓志出土后,在韩国的网站上似乎引发了一些骚动。大家看看图片中的这些言论,真不知道这些人是真糊涂,还是故意反串,但不管怎样,我们有必要正本清源,来讲一讲这个人。
《王琳墓志》全称《唐故赵郡君太原王氏墓志铭并序》,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现存最早的楷书作品。该墓志刻于唐开元二十九年(741年),由颜真卿时年33岁亲笔书写,撰文者为王琳之夫徐峤。墓志石灰岩质,高90厘米、宽90.5厘米,志文32行,每行32字,楷书工整,有浅界格
东晋诗人陶渊明在《桃花源记》中曾描写过一个“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”的隐逸世界。其中“乃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”一句,道出了因与世隔绝而导致的时间认知断裂。
一提冯承素,多数人先想到他摹写的王羲之《兰亭序》,却少有人知道,他写的小楷也厉害得很——这方《冯师英墓志》碑刻,就是最好的证明!
9月4日,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系列考古成果。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,考古人员在对位于西安市雁塔区东姜村的38处古代遗迹进行考古发掘时,发现一座唐代新罗质子金泳墓葬。该墓虽被盗扰,但仍出土了比较多的遗物。尤其是墓志的发现,不但明确了墓主人的身份,更为研究唐与新罗关
在第四套人民币上,“中国人民银行”几个遒劲古朴的楷书大字令人过目难忘。其书法风格,正是取法自北魏名碑《张黑女墓志》。《张黑女墓志》全称《魏故南阳太守张玄墓志》。张玄,字黑女。因清朝康熙帝名玄烨,为避圣讳,清人便以其字称呼该墓志,遂成《张黑女墓志》,此名一直沿用